Scio me nihie scire ~ Socrates
【哲學「非」星期五@荷蘭】―詩生活生詩活詩生活詩 2017/11/5
詩是活的,也是生活的。我們可以用詩來占卜,也可以用詩來擦亮眼睛。你甚至可以形容某人的血液循環非常詩意或者某道料理的色澤簡直被詩液醃漬過。
葉覓覓將分享她在旅途中捕捉到的種種詩性的瞬間,並以工作坊的形式,帶領大家挖掘那顆藏匿已久的詩心,創意書寫。
講者簡歷:葉覓覓,台灣詩人,已創作多本詩集和詩電影,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義大利羅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影片等殊榮。
【時間】11月5日14:00 - 16:00
【地址】Old School Pieterskerkhof 4a, 2311 SR 萊頓
【哲學「非」星期五@中正大學】
《失去方向的中國——中國面臨挑戰》
2017 / 11 / 1 (三) 19:30@中正大學湖畔咖啡廳
本次講者張倫為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聖日爾曼.昂萊政治學院教授,Agora 研究所研究員,獨立智庫「歐中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 Euro-Chine, CREC)」負責人。
出生中國東北瀋陽,少小隨父母下放農村多年,後回城,念過中專,上了大學,在國營大工廠做過管理幹部,讀過研究生,先習經濟,後讀社會學,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中國地質大學政治系任講師。
非中共黨員,亦無官銜,八十年代中後期卻受邀參與中國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設計、以及共青團中央組織的研究活動。同時參與知識界的文化討論,亦為民主派民間力量代表性機構「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重要成員,社會研究室主任。
因個人愛好,也參與過一些文學藝術如轟動北京藝術界的現代舞劇「大地震」的創作。八九年底赴法,跟隨法國社會學大師阿蘭.圖海納(Alain Touraine)修習博士學位九載。多年來借參與國際研討會和學術訪問的之機周遊列國,考察當今世界,著有各種有關中國和世界的專業學術、時評文章百十篇,獨自與合作者撰寫中法文著作幾種。
思考研究的方向在中國的現代性、轉型、知識份子、社會運動、地緣政治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曾擔任 BBC 中文網、香港「陽光時務」、「動向」等媒體的撰稿評論人多年,亦有有關當今世界的一些重大事件的眾多分析評論散見海內外各大中外文媒體。
※本活動開放給所有人進場,無需報名!
(感謝【湖畔咖啡廳】贊助場地,本活動無低消、採自由入場,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7年11月1日(三)19:30–21:30
【地點】 中正大學湖畔咖啡廳
【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活動中心內)
【主持】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主講】 張倫|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
【主辦】 哲學星期五@中正志工團
【策劃行政】張智皓【攝影】孫羽柔【海報】陳婉華【場地器材】吳皇儀、陳婉華、陳家駒、林至浩【文字紀錄】李翰霖【網管】孫羽柔、陳婉華【行政協力】孫羽柔、謝佩玲、小T、日川理奈、宋文心、黃琬晴
【哲學「非」星期五@波士頓】初窺茶世界 2017/10/28
“喝什麼茶?” 一個我們每次去餐廳都會被問到的問題 ,不論是家中長輩在泡的老人茶,還是在台灣美國都歷久不衰的手搖飲,茶雖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它對我們又好像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到底什麼是鐵觀音 何謂文山包種與普洱茶呢?它們的茶香,茶色 茶味差別為何?而茶葉又在我們文化之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十月的波士頓哲學星期五,邀請您與我們一同知茶,品茶,道茶。
前三十名到場的朋友,可以獲得品茗(Tea Tasting)機會喔!
----------------------------------------------------------------------
講者介紹: 周中平,現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研究生。曾任短期職於台灣紫藤廬茶館,鑽研茶文化,並對於多項台灣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
10月28日15:00 - 18:00
Clypd 212 elm st., 薩默維爾 02144